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质网作为细胞内的一种膜质细胞器,通过参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合成、折叠、成熟和翻译后修饰以维持细胞内稳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内质网环境受到干扰后蛋白质将发生折叠或错误折叠,此时内质网应激被激活,可对神经元的凋亡与自噬进行调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入手,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关系,介绍中医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凋亡与自噬的研究概况,为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肿瘤为机体在多重致瘤因子的影响下,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增生产生的病因未明的新生物,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肿瘤根据其病理性质分为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目前尚无特效药及可靠的治愈手段,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文献古籍中多有中草药治疗肿瘤屡建良效的记载,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中药活性成分已逐步凸显其对多种不同类型肿瘤的抑制作用。青风藤作为我国传统中草药治疗风湿类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青藤碱为中药青风藤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广泛药理作用,因微溶于水的特性故临床多应用其盐酸盐,商品名为正清风痛宁。近年研究表明,青藤碱单用或联合放化疗对多种肿瘤有显著或协同的抑制作用,被称为肿瘤抑制剂、放化疗增敏剂,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结合纳米材料增效减毒等。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青藤碱抗肿瘤抗癌相关实验研究成果,并根据其体内外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叙述,以期为青藤碱作为抗肿瘤治疗潜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亦为其抗肿瘤的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根碱离子对化合物、白屈菜红碱离子对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寻找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菌药物。方法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与多种有机酸制备成离子对化合物,采用试管稀释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圈实验,比较制备前后化合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血根碱与苯甲酸、乳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白屈菜红碱与乙酸、丙酸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之后抗菌活性增强。结论一些结合小分子有机酸形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将生物碱制备为离子对化合物的方法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RP—HPLC测定小承气汤中番泻苷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承气汤中番泻苷A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C18柱(2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60:3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0nm。结果:番泻苷A在0.2-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4.72X+6.5(r=-0.9995)。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代谢物组整体效应评价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动物治疗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 取11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剂量1~9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2 %氯化乙酰胆碱+0.4 %磷酸组胺复制哮喘模型,造模前麻杏石甘汤各剂量组分别给予0.90,1.33,2.00,3.00,4.50,6.75, 10.13 ,15.19,22.78 g·kg-1的麻杏石甘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造模30 min后,心脏采血,血浆预处理后,HPLC/MS/MS检测血浆中物质,PCA分析麻杏石甘汤的整体效应,Prism 5.0拟合其量效关系函数。结果 基于代谢物组整体效应麻杏石甘汤量效函数Y=-5.32+17.96/(1+10^((0.15-X)×-8.8)),拟合度0.86,中位剂量[D]0.5=1.33 g·kg-1。量效剂量范围:[D]0.2~[D]0.8=1.132~1.551 g·kg-1,阈剂量:1.132 g·kg-1。结论 代谢物组可作为中药复方整体效应评价指标,为研究中药复方量效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3种不同基原的土牛膝的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方法 在植物分类学鉴定基础上,对不同基原的土牛膝进行鉴定,并使用性状和显微研究方法,对采集的土牛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3种土牛膝可以通过横切面显微特征区分,粉末显微特征区别不明显。结论 土牛膝不同基原可以通过性状、显微进行鉴别,通过对二者性状、显微的细致研究,为相关的标准修订与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期刊文献,提取其中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方药使用的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证候、证素和方药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 共检出1 518篇文献,纳入研究的文献共81篇;总共获得24种证候,最常见的6种证候为湿热蕴结证、湿热瘀阻证、肝肾阴虚证、风湿热痹证、寒湿痹阻证和痰浊阻滞证;共得到14种证素,其中居于前3位的病位证素为肾、肝、脾,而湿、热、血瘀、痰为主要的病性证素;共提取出方剂84首,使用最多的前3首方为痛风汤、四妙散和四妙汤;累计使用182味中药,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和祛风湿药最常用。结论 初步总结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候和方药使用情况,为形成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共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腧穴、经脉进行频数统计,并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82篇文献,包括308个针灸处方、96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为1 928次。其中,主要选取的经脉为督脉及足三阳经;腧穴主要分布于头面、下肢和上肢;累计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腧穴配伍以大椎→百会最为常见。结论 国内外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重视督脉及足三阳经的使用;取穴以近部取穴及远近配穴为主;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七厘散内服并外用治疗髌骨骨折术后肿痛的影响。方法 将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60例髌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七厘散一个疗程,并将药物外用于患处,对照组仅口服七厘散,比较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VAS均下降,治疗组在第 3天、第5天和第7天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肢髌骨上级、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并外用七厘散能有效缓解髌骨骨折术后引起的肿痛,其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七厘散,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射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干燥方式,为建立射干鲜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对采收期的射干鲜药材进行晒干、阴干、55℃、85℃、105℃烘干5种干燥方式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射干最佳初加工工艺。结果:晒干、阴干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鲜药材有所下降,晒干样品含量降低了27%,阴干样品含量降低了9%;三种烘干方式对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含量的影响较小,其中以105℃烘干2h效果为最佳,85℃次之。结论:研究表明105℃烘干2h为射干最佳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式对射干中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为最大程度保留鲜药材有效成分及进一步探讨药材指标成分在不同初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